在线客服

【数字上海】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

XCCK
2023-06-14

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

五个新城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数字化重塑未来城市形态的集中示范。为加快推动五个新城数字化转型先行区建设,推动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建立城区发展、城乡建设、数字化转型等“多规合一”机制,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在市数字化办指导下,联合制定了《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2022年8月18日

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


前   言

新城是上海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的重要战略空间。《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府规〔2021〕2号)明确提出,要将新城建成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和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按照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新城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率先探索符合时代特征、上海特色、新城特点的数字化转型新路径,特制定《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

本导引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会同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同济大学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具体承担,上海信投建设有限公司、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参与编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提供相关资料。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1.1适用范围

1.2编制目的

1.3价值共识

1.4目标愿景

1.5特色定位

第二章数字化转型先行示范 9

2.1率先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新底座

2.2率先构建数据要素流动新机制

2.3率先形成数字技术应用新生态

2.4率先培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

第三章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设施 15

3.1 “网连接、智通达”的网络通信设施

3.2 “端感知、全透明”的物联感知设施

3.3 “云计算、边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

3.4 “全方位、强韧性”的城市安全设施

第四章活力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 29

4.1全时活力的数字商圈商街

4.2彰显魅力的数字文旅业态

4.3一网通达的未来出行体系

4.4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

4.5集约高效的智能运营中心

第五章彰显温度的美好数字家园 41


5.1全龄友好的居住空间

5.2精致便利的都市生活

5.3安全幸福的社区环境

第六章数字驱动的未来产业空间 49

6.1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园区

6.2数字赋能的服务生态体系

6.3面向未来的数字孪生园区

第七章 数字化转型实施保障 59

7.1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机制

7.2优化鼓励政策精准支持

7.3推动多元主体共建共享

7.4建立数字信任规则体系

附件1 新城数字化转型设施规划建设指南表 65

附件2 新城数字化转型场景规划建设指南表 68


第一章

总 则

1.1 适用范围

本导引适用于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五个新城。

本导引使用对象包括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城市规划与设计单位,以及数字化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单位等。

本导引关于五个新城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表述和图示等均为引导性内容,具体规范和标准在后续五个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中明确。

本导引未涉及的内容,应按照国家、上海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如国家、上海对同一个规范和标准有最新规定的,按照上位要求调整。

本导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滚动修编,有效期五年。

1.2 编制目的

本导引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要求,以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为定位,以打造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为目标,按照《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和《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引导新城加快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推动新城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模式的全面创新,塑造数字时代的全新空间形态、城市功能和城市品格,对新城数字化转型相关“规建管用服”提出指导要求,以分布式管理架构支撑跨行业、跨区域的复杂城市巨系统,科学有序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未来之城,为全市乃至全国数字化转型提供样板。

1.3 价值共识

让人本理念根植于心。坚持“以人为本、为人建城”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市民对高品质数字生活的期待,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活服务生态,创造面向全龄人口的数字化美好生活体验,努力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者和领跑者。

让新城气质充分彰显。将新城作为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围绕“迈向最现代的未来之城”的总体目标愿景和“最具活力”“最便利”“最生态”“最具特色”等发展要求,通过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场,提升新城的资源链接辐射能力,扩大未来之城的开放影响力,全面展示更富魅力的新城形象。

让数字技术更有情怀。以“数字为民、科技向善”为价值导向,坚持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率先探索形成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生态,率先打造具有引领性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消弥“数字鸿沟”,让人民感受到技术创新的灵性与温度,让新城成为数字技术研发应用和融合创新的前沿阵地。

让现代治理充满智慧。坚持数据赋能,加大新城“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力度,搭建分布式部署、一体化协同的智慧运行平台,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在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经验,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治理新样板。

让数字城市韧性安全。通过多源一体化智能感知技术,实现各元系统三维拓扑和物理信息的全域感知、全域可视,建立分布式、多层级的城市数字孪生模型,开展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运维,降低城市风险隐患,提升防灾减灾安全管理水平,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1.4 目标愿景

到2025年,全面推进新城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数字城市的全域感知、全数融通、全时响应、全景赋能,实现高端引领的数字经济核心功能更加强劲活跃、融合普众的数字应用场景更加可触可感、科学智慧的数字治理能力更加精细高效、开放赋能的数字运行生态更加安全有序;基本建成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

围绕上述目标愿景,着力构建新城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框架。以适度超前、多规合一的数字城市设施为底层支撑,加快建设网连接、智通达、端感知、全透明、云计算、边协同、全方位、强韧性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以形塑未来、多元赋能的转型先行示范为功能导向,率先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新底座、创新数据要素流动新机制、形成数字技术应用新生态、培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以三化联动、共建共享的全新功能空间为实践载体,积极创造活力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彰显温度的美好数字家园、数字驱动的未来产业空间,使新城成为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最佳路径的“先行区”。


1.5 特色定位

立足于服务全市发挥“四大功能”和建设“五个中心”大局,坚持以塑造特色功能为新城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牵引,深入挖掘新城资源禀赋,瞄准各类主体高频急难需求,因地制宜探索“一城一特”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比学赶超、各扬所长,实现数字化转型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新城

特色定位

嘉定

新城

未来出行城市

围绕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的战略定位,结合现有汽车产业和科研优势,探索构建“共享+智能”的城市智慧出行网络,率先形成“一环三路”智慧车列、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嘉宝智慧湾未来城市实践区,形成以“未来出行”为特色的数字城市示范区。

青浦

新城

长三角数字干线

承接支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功能,整合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信息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华为研发中心等平台,联动、辐射和引领长三角沿线城市的数字产业发展,打造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跨区域协同的应用场景,打响“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

松江

新城

数智G60

依托长三角G60“三先”示范走廊建设,全面构建“科创走廊+数字云城+智慧枢纽”的数字化转型功能框架,努力将松江新城打造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数产城深度融合的数字生活时代标杆、现代化治理能力卓越的智慧城市示范样板,谱写松江新城“科技之智、人文之慧、生态之美”的新篇章。

奉贤

新城

数字江海

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数字新底座,提升新城数字孪生新能力,全新构筑跨界融合创新的产业空间、温馨友好的生活空间、便捷高效的公共空间,着力打造“赋能之海+释能之江+场景之岛”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打响“数字江海”品牌。

南汇

新城

数字孪生城

以构建“融合生长的未来之城”为目标,按照“1+1+1+N”的数字孪生城建设架构(1个城市基础底座、1个城市智能中枢、1个城市运行规范和N个特色应用),打造集原创技术、应用技术和开发实体为一体的数字孪生城市,实现产城融合自循环,打造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先行示范。

第二章

数字化转型先行示范

支持五个新城立足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聚焦数字底座建设、数据开放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行业转型赋能四个方面,因地制宜、各扬所长,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引领力,成为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品牌窗口。

2.1 率先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新底座

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软硬协同的数字化公共供给。集成发展新一代感知、网络、算力、安全等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各类共性技术和应用服务,实现城市“物联、数联、智联”,加快推动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演进。

率先建设完善城市AIoT设施。全面部署智能感知终端,按照全市统一的城市资源标识解析规范,坚持各类终端接口兼容性,构建完善区域性“城市神经元系统”,实现地上、地下、空中、水域等城市空间全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等运行体征全感知。以5G、千兆光纤、卫星互联网等建设为基础,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通信网络,全面支持IPv6,持续提升“双千兆”网络能力。集约化建设云边协同、智能低碳、存算一体的新型数据中心,提升算力设施服务能级,实现群智协同。

率先推广数字城市公共服务。积极对接市级共性技术和应用服务单位,率先在各行业、各领域推广随申码、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公共应用工具。支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先行试点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信任、数字孪生等通用技术组件。在市级统一供给基础上,结合新城发展实际,加大公共算力、行业算法模型等技术支撑,开发个性化公共应用组件。

率先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应用。支持新城在网络、物联、算力等设施基础上,充分利用各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区大数据中心”及全市赋能平台能力,率先打造泛在通用、智能协同、开放共享的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基于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建设城市CIM平台,为新城提供全要素数字化表达、动态三维呈现、智能决策支持、模拟仿真推演等能力。推动城市多规合一,支持基于数字孪生实现城市“规建管用服”一体化。

2.2 率先构建数据要素流动新机制

遵循“分布式建设、协议互联、协同运营”原则,围绕新城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布局,加强市区协同、政企协作,在五个新城探索建设一批行业数据综合运营中心,围绕应用场景归集数据,并实现数据高效互联互通,成为城市数据中枢体系的重要节点,以数据资源要素配置带动新城各类资源配置更加优化高效。

率先建设行业数据综合运营中心。依托新城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参与研究制定行业数据标准,规范行业数据治理,形成可信可控的管理机制。支持建设行业数据开发利用平台,集成数据汇聚、数据处理、数据交换等工具,统一数据接口和调用规则,依托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可信数据开发利用环境,强化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数据赋能。

率先完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积极对接市区两级大数据资源平台,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加强公共数据对基层治理的多维赋能。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以“数据不出门、可用不可见”为原则,试点建立公共数据对企业定向开放机制、第三方主体对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机制等。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机制,重点挖掘新城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数据流通应用需求,探索创新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流通服务模式。

2.3 率先形成数字技术应用新生态

遵循“政企协作、集成创新、应用牵引”原则,持续优化新城创新创业环境,面向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深度开放各类场景,推动建设各类创新应用生态载体,集聚吸引国内外一流创新要素,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新技术的系统化突破、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率先打造成为数字技术最佳“试验场”。研究布局城市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探索以复杂应用场景牵引多模态交互融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基于5G、北斗导航定位、卫星互联网等先进网络部署,加快推动物联网、V2X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规模化发展。把握数字孪生城市发展趋势,推广应用物体标识、新型测绘、BIM、CIM等技术,研究构建多种网络融合的时空智能系统,探索城市运行中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围绕安全韧性城市的建设需求,推动隐私计算、密码算法及各类安全技术的创新应用。支持新城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推动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率先构建数字技术应用良好生态。聚焦共性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国家级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探索形成政企协同、各扬所长的新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围绕新城产业布局,鼓励建设重点领域检测验证平台和产业技术基础数据库,做强做优一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探索构建一批融合场景需求、生产要素、创新资源的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技术优势突出的数字化创新企业。支持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发起设立创新工坊,鼓励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场景构建方案。

2.4 率先培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

遵循“场景驱动、融合赋能、协同发展”原则,立足新城特色与发展需要,以推动新城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整体转型为目标,围绕解决产业升级、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特色化的标杆应用场景。

率先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场景。全面梳理新城数字化转型的场景需求,聚焦“两张网”能级升级、“随申码”功能拓展、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建设,以“工赋上海”“数字家园”“数字包容”为主题,编制新城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集中力量打造若干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化转型“品牌场景”,重塑“跨、融、推”的业务流程,带动面向行业的数字技术规模化应用。

率先探索场景建设市场化参与机制。实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工程,定期摸排、遴选和发布一批核心场景需求榜单,鼓励市场主体以产学研合作等模式组团揭榜攻关。积极探索政府委托企业运行、政府搭台企业支持等多种合作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合作关系,以场景建设带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加速迭代升级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激发新城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第三章

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设施

原则导向: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智慧化管理的要求,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建成以泛在、智能、融合、绿色、开放为显著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体现系统布局,保障运行安全,为实现“地上地下三维可视、虚拟现实相互映射”夯实基础,有力支撑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的动态监测,加快推动新城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基本目标(各新城):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值

2025年目标值

1

5G网络覆盖率

约束性

≥95%

2

5G网络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

预期性

≥500 Mbps

3

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

预期性

≥120 Mbps

4

感知终端部署规模

预期性

≥20万个

5

充电设施停车位比例

约束性

≥15%

6

直流快充桩占充电桩比例

预期性

≥60%

7

家庭固定宽带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

预期性

≥50%

8

新建住宅全屋千兆覆盖家庭FTTR入户数

约束性

≥1万户

9

IPv6活跃用户占比

预期性

≥85%

10

新城道路通信管道覆盖率

预期性

≥90%

11

规模以上新建建设项目BIM应用

预期性

100%

特色目标:

结合五个新城的功能定位差异、区位特征、重点产业布局等,形成特色鲜明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格局。


新城

特色信息基础设施

嘉定新城

·支撑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所需的C-V2X网络、路边终端感知、边缘计算及车路协同平台等设施。

·面向智能交通相关产业的5G+工业互联网、工业光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域名解析节点等设施。

青浦新城

·面向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数据汇集和网络枢纽设施。

·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支撑“东数西算”的算力调度平台设施。

松江新城

·承载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的AI算力基础设施。

·支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科技影视等产业发展的5G专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设施。

·支撑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与创新应用的卫星互联网设施。

奉贤新城

·支撑美丽健康产业,打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云网及数字化平台基础设施。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融合,支撑全出行链的车联网及车路协同设施。

南汇新城

·支撑数字孪生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数字孪生平台。

·支撑对外高度开放的跨境数据服务枢纽平台。

·面向国际网络连接的国际通信海缆、海缆登陆站等设施。

·支撑临港产业发展的公共算力中心。

3.1 “网连接、智通达”的网络通信设施

依据新城区域人口密度、功能划分、用户分布、技术指标等,建设完善5G、光纤宽带网络、物联感知网络等网络通信设施,进一步提升管线、铁塔、杆站、通信机房等设施的集约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率先完成城域网络改造,形成多网协作、立体覆盖、快速响应、灵活智能的信息网络连接体系。

3.1.15G网络

推进新城5G全域覆盖,在重点商圈商街、交通枢纽、体育场馆、商务楼宇、医院、学校、轨道交通站点、大型居民住宅区等人流密集区域,采用宏站、微站(杆站)、室内分布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优化网络覆盖,5G网络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达到500Mbps以上,并全部实现SA独立组网。推进重点区域5G深度覆盖,面向工业、教育、医疗、交通、物流、港口、电力、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领域5G应用需求,在园区、厂区、功能区等重点区域中,结合5G公用基站建设,按需部署专用5G基站,构建支持5G切片或采用专用频率的5G行业专网。加大5G基站站址资源供给,优先利用现有站址资源建设5G基站,加大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站址资源开放协调力度,积极推进综合杆5G基站建设,在新城景观道路、中央商务区、建筑风貌重点保护区、旅游和生态区等区域,以景观化方式建设5G基站。

3.1.2光纤宽带网络

全面提升新城家庭宽带用户接入速率,在推动千兆光网、千兆Wi-Fi入户的基础上,建设FTTR全屋光网,试点万兆入户,促进家庭光网千兆终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千兆光网用户普及率,家庭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超过500Mbps,并面向新城困难家庭实施宽带接入升速普惠行动。全面落实面向企业的提速降费,提升宽带服务能级,持续净化商务楼宇宽带接入环境,打造一批拥有超万兆接入能力的楼宇和园区,为工业园区、厂区打造千兆工业互联专网,推动光纤宽带网络与5G网络相结合的综合网络连接,打造智能可控网络立体空间。

3.1.3物联感知网络

推动多元化物联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各类通信网络站址资源,建设完善低速率(NB-IoT)、中速率(LTE-Cat1)、高速率(LTE-Cat4、5G)相结合的物联网络,满足新城全域感知的发展需求。推动物联网络的深度覆盖和持续升级,进一步加大NB-IoT在室内场所、地下空间等城市综合空间场景下的深度覆盖,满足更大范围的低功耗和低速率应用场景需求,将新城4G基站全部升级支持LTE-Cat1终端访问,满足中等速率物联传输需求,持续完善5G网络,满足更高速率、更低时延的物联传输需求。推动物联网络设施集约建设和共享使用,以城市神经元系统平台建设与统一标准规范为手段,加强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规范各行业用户的共享使用。

3.1.4下一代网络

积极引入SDN、NFV、确定性网络、SRv6等技术,加快构建智能随选网络,满足新城各类业务的网SA网络承载要求。探索开展基于高频段(26GHz/39GHz)的5G毫米波组网试点,为工业控制、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提供超高速率、极低时延的网络接入服务。推动卫星网络地面段设施选址,结合智慧天网创新工程建设,实现卫星网络空间段与地面网络的连通,支撑卫星网络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民航客机、海上船舶等领域的应用。扩大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在新城的示范部署,满足新城各类企业用户对国际互联网高质量访问需求。打造量子保密通信应用试点,面向新城金融、政务专网、铁路控制节点、发电与配电设施、油气输送管控节点以及通信网络关键节点等重要设施,开展量子保密通信创新应用示范。开展Li-Fi试点,通过安装支持Li-Fi技术的LED灯具,探索利用可见光波传输数据。

3.2 “端感知、全透明”的物联感知设施

深度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有序推动市政、交通、物流、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升级,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满足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需要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3.2.1数字化市政设施

结合新城城市空间数字底座构建,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建设,探索新建项目三维智能审批,提升新建项目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以路面、桥梁、隧道、管线、杆塔、井盖、路灯、消防设施等城市部件为重点监测对象,统筹部署建设视频采集终端、RFID标签、智能传感设备等各类智能感知神经元,从城市市政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市政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对城市公共资源进行有效感知、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新城市政隐患,实现从传统人防物防的旧动能向“物联网+服务”新动能转换。

3.2.2智慧化综合管廊

根据新城物联感知和综合管廊运营管理需求,加强综合管廊物联网设备设施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同设计、集约建设,遵循统一的综合管廊物联网感知设备编码规则,实现对综合管廊设备和事件的统一映射,包括环境与设备监控、安全防范、通信、火灾自动报警、可燃气体报警、水浸报警、结构检测、管线监测等,推动智慧管廊信息的充分利用与高度共享。

3.2.3车路协同基础设施

根据本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建设基础与规划,在临港、嘉定、奉贤等区域,利用龙门架、信号灯杆、综合杆等资源,加快部署微型气象站、环境传感器等各类环境监测设施,以及摄像设备、毫米波雷达等前端感知设施。基于RSU的全息感知节点,以及智慧标识、路牌、引导牌等路侧设施,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路协同设施,满足辅助驾驶以及全天候、全场景的无人驾驶需要。

3.2.4智慧物流配送设施

以港口、码头和物流园区为重心,全面推进载运、仓储、分拣、配送等一体化物流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推动运输资源、仓储空间、物流设备的共享化发展,建设智慧无人码头、智慧无人物流园区、智慧无人仓储,形成以物流数据为依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核心的高科技物流服务企业集群。多点布局“小而全”的配送仓库与社区驿站、智能快递柜,拓展无人配送小车、无人机等智能末端配送设施在社区的投放,构建全时空、全天候、精准按需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体系。

3.2.5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

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加快在学校、医院、园区、旅游景区等公共服务区域建设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积极引导公用、专用充电设施接入市级平台,强化对充电设施的科学管理和高效使用,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智慧电网、光伏微电站、分布式能源设施等建设。

3.3 “云计算、边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

面向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和新城发展要求,在全市统筹下,按需适度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梯次发展、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的新型数据中心,构建起支撑云边协同的算力供给体系,满足各行业算力需求。

3.3.1新型数据中心

支持云数据中心建设,按需适度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大型云数据中心,结合能源供给、网络条件等实际条件,推进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同时,着力整合并充分利用新城现有数据中心资源,加快提高存量数据中心利用率。支持边缘数据中心建设,重点面向工业、交通、城市治理等行业领域,聚焦各类园区、大型厂区、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结合5G、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提供边缘计算应用支撑,鼓励充分利用新城既有的信息通信机房、电力变电站、基站等资源协同部署,保障边缘计算所需的空间、电力等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应严格遵循本市相关标准导则要求,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单项目规模应不低于3000个标准机架,平均机架设计功率不低于6kW,综合PUE严格控制不超过1.3;新建边缘数据中心单项目规模应控制在100个机架内,平均机架设计功率不低于6kW,PUE不应高于1.5。

3.3.2云边算力协同

打造云边算力协同体系,支撑新城算力资源随需供给,通过云端算力中心提供弹性、可伸缩扩展的算力聚合能力,满足新城经济、生活、治理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应用需求;通过边缘计算节点提供边缘侧实时数据计算、分析、存储和处理等能力,满足超低时延、运行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应用需求。提升云边算力调度能力,通过算力网络架构优化,按需增设网络核心节点,引入低时延、无损网络、确定性网络等技术,优化流量疏导路径,支撑高效算力协同;通过推动边缘计算节点之间、边缘计算节点与云端算力中心之间的高速网络连接,支撑具有极低时延需求的业务应用。

3.3.3算力应用服务

加强公共算力应用服务,按需构建新城公共算力服务中心,服务新城各中小型、创新性企业,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加强跨区算力应用服务,支持通过不同区域算力中心之间的高速网络直连,支撑跨网络、跨区域、跨企业的高频数据交互需求,同时,结合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支撑“东数西算”服务。加大技术创新应用力度,鼓励推进CPU、GPU、FPGA等异构算力部署,探索构建基于裸金属、容器、Serverless等新技术理念的多层次、分布式算力体系,研究推动承载网SRv6部署、光网络ROADM部署、100G向超100G演进,构建基于光网络支撑的云边协同算力网络。

3.4 “全方位、强韧性”的城市安全设施

贯彻城市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构筑城市感知防御体系,形成城市安全韧性“一张图”,推动风险管理模式由“被动抢险”向“主动预防”转变,系统保障新城安全。

3.4.1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提升新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支撑保障城市安全韧性。强化新城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安全态势感知、恶意程序监测、流量防护、威胁处置等安全技术手段能力,防范化解多层次安全风险隐患。对承载重要信息系统以及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秩序的新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结合业务系统的部署模式,增强防火、防雷、防洪、抗震等保护能力,强化供电、制冷等基础配套的可用性。

对政府和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按照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建设,优先选用信创产品。

3.4.2数据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数据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对政府部门和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和动态授权、微隔离等手段,探索构建零信任框架下的数据访问安全机制。

3.4.3数字世界安全威胁感知

建设基于威胁情报大数据安全分析的云计算中心,形成有效对抗新型威胁的防御和检测体系。全面、快速、准确地感知过去、现在、未来的威胁态势,并将风险预警情报信息实时同步到边界、业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中,建立数字世界多层次、立体化防护体系。

3.4.4灾害综合监测预警

构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感知网络,打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最后一公里”,推动终端设备布点建设,有效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监测预警水平,建立健全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规范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模式。建立灾害事故预防体系,整合危化品全过程监管、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等功能,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社区灾害事故风险监控,围绕应急避难场所、急救设施、疏散救援通道、应急生活物资、现场医疗急救等要素,结合基层综合应急预案,提升智能化应急服务和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城市对重大事故、突发灾害的风险应对能力。

3.4.5城市安全发展

打造“风险智能管控、隐患动态清零”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食品、公共卫生、生产、公众出行、避难、场地建筑及运行数据的安全,全面提升新城安全韧性防护力。深入推进“城市之眼”视频监控和“城市之触”物联监控设施,织密智能安防网络,加强电力、燃气等城市生命线保护,在新城全域布设应急终端系统,推动安全需求前置并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实施。构建应急综合救援体系,建立完善风险事件数字化应急机制应对库,融合智能应急联动处置、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应急物资储备等功能,增强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快速响应和联勤联动能力。


第四章

活力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

原则导向:通过数字化技术全面塑造新城的空间竞争力,以富于活力、高效复合为规划建设原则,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公共功能区,服务全年龄段人口,打造各具魅力特色的新城文化。

基本目标(各新城):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值

2025年目标值

1

数字商圈商街

预期性

≥1个

2

数字景区

预期性

≥2个

3

数字酒店占比

预期性

≥80%

4

数字文化场馆

预期性

≥1个

5

未来数字医院

预期性

≥1个

6

线下门诊平均排队时间

预期性

≤15分钟

7

数字孪生校园

预期性

≥2个

8

数字体育场馆

预期性

≥1个

9

智能公交站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

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

预期性

99%


新城

特色场景

嘉定

新城

以远香湖CAZ为核心,形成“一环三路”智慧交通应用场景,打造智慧道路;融合健康数字基座,构筑数字健康城区;推动e嘉乐、文化嘉定云、全嘉云动等应用,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青浦

新城

传承江南历史底蕴,建设新城地下空间应用场景,打造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广告、电子地图,形成数字5G全域旅游;依托长三角智慧互联网医院,打造数字健康城区,打通长三角居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最后一公里”。

松江

新城

以中央公园为中心,形成“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数字文旅场景;依托松江大学城,建设“大学城智慧生态圈”,推动各大高校和新城场景共建、资源共享。

奉贤

新城

以金海湖为核心,建设智能交通、智慧医院、未来数字学校、数字景区、数字公园、数字酒店、数字博物馆、数字体育场馆,推动生态、文化、创新、商务等功能融合创新。

南汇

新城

以滴水湖为中心,打造如数字天文馆、数字少年宫等特色场馆,依托海昌文旅IP,实现智慧文博新业态;建设上海中学东校等 3个智慧学校。

4.1 全时活力的数字商圈商街

增强数字技术在商业场景的深度应用,推动商业主体、商业品牌、商业活动数字化焕新,在终端零售、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探索精准营销、虚拟导购、智能购物、AR/VR互动、无感支付等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日间夜间的多维有机互动。

4.1.1智慧商圈商街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加快调整新城传统商圈、新建商圈、社区商业业态布局,积极引进商业资源集成商,通过数字化驱动完善区域商业服务体系,汇集零售、时尚潮流、餐饮娱乐、生活健康、文化艺术等多元化业态,提升商圈消费品质,丰富消费模式,实现精准营销、智能停车、虚拟导购、智能购物、直播带货、AR互动、数字人民币支付、数据赋能等功能,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商户经营效率和商圈服务能级。

4.1.2 智慧零售终端

鼓励智能售货机、智能饮料机、智能回收站等各类智慧零售终端发展。在社区、商务楼宇、交通枢纽、医院、学校和园区等场所,以垂直、细分、智能的商业模式,打造一批覆盖面广、类型丰富、精准布局的新零售应用场景。鼓励发展“门店+分布式智能取餐柜”,支持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探索设置早餐自助柜、移动早餐车,实现网订柜取和现场自助购买双重功能。

4.2 彰显魅力的数字文旅业态

深化“上海文化”品牌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数字内涵,着眼于新城公共文化、都市旅游等需求,夯实数字文旅基础设施,依托全市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和“文旅通”智能中枢,构建跨业态的数字文旅场景,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文旅服务体验。

4.2.1随申码·文旅

依托“随申码·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打通政企数据链路,支持长三角区域内游客在新城范围内“一码畅游”,实现酒店、景区、餐饮、健身、休闲服务、交通出行等跨业态高效联动。

4.2.2数字文化场馆

加快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数字化改造,赋予其物联感知、数据计算和互动展示等新功能、新内涵。推动图书馆、档案馆等传统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机构成为线下与线上的互动节点。推动博物馆藏品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加工,打造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博物馆管理平台,推动展陈手段升级,提升观展体验。

4.2.3 数字酒店

加强政府、企业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数据联动,从方便住客办理住宿手续、改善住宿体验、便捷办理离店出发,针对“在线预订、自助选房、一体化健康申报、快捷办理入住、智能客控、客房信息服务、快速离店”七个环节,打造数字酒店应用示范。

4.2.4 数字景区

综合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数字新技术,升级信息基础设施、重塑管理与服务、融合线上与线下,打造沉浸式体验、体感互动的数字景区。

4.3 一网通达的未来出行体系

推动实现人、车、路、环境等交通基本要素的数字化,构建多天气多场景下的数字化交通模式;加快实施交通政务“一网通办”、道路设施数字化管养、交通执法数字化革新、应急响应智能化防控等一批交通治理数字化转型场景。塑造按需定容、无缝调度、动态均衡出行服务新范式,实现人悦其行、物畅其流的“数智+数治”交通体系。


4.3.1智慧交通综合管理

鼓励建设完善新一代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智慧信号灯系统、智慧公交系统、智慧停车系统、智慧共享单车系统、智慧行人过街(地下空间)系统等,对接“一网统管”等相关工作,对城区道路实行智能化监控与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通过智慧客流引导系统,预判大客流,进行精准限流,实现智能调度。深化BIM、北斗卫星导航等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养护中的应用。加快推进人机交互新技术、事项流程新变革在交通领域政务服务、交通执法监管、交通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围绕不同能级的轨道交通站点,支撑建设基于TOD的站城融合城市组团。

4.3.2出行即服务新模式

深入贯彻出行即服务理念,融合地图服务、公交到站、智慧停车、一键叫车、共享单车等既有出行服务系统,通过应用MaaS系统逐步实现统一预定、多路径统一规划、多行程统一支付等功能,实现行前、行中、行后等出行环节全覆盖。拓展统一支付、错峰签约、车位预约等停车数字化服务,在医院、商圈、交通枢纽等场所推进便捷停车示范场景建设。新建停车场应采用适宜智能汽车自动泊车的设计。


4.3.3 路网协同建设

加强与国际交通枢纽特别是与虹桥国际枢纽的联系,融合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与地面道路三张网实时运行信息,从高速公路诱导、城市快速路诱导与地面道路诱导相协同,交通诱导系统与交通控制系统相协同两方面入手,有机整合多模式交通,完善交通拥堵治理新方式,动态均衡路网流量,有效提升通道运行效率。提升五个新城区域信息互联互通、路网联网联控能力,构建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4.3.4智能公交站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完善市域线网、轨道交通网、地面公交网,打造融合高效、品质一流的公共交通。以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等进行公交线路和发车配置的动态调优,加强线网、运行、客流决策分析。全面部署建设智能公交站,具备到站信息发布、多媒体信息发布、WiFi等功能,为公众提供精确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


4.3.5交通新技术示范应用

开展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工作,围绕基础设施的智能化、陆运一体化、车路协同等前沿技术方向,推动5G通信和北斗导航等技术的应用,推进一批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试点项目。试点智慧车列交通系统,优化道路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乘客服务与中央控制系统、智能网联车辆系统、运营安全保障系统和智能维修保养系统,实现人、车、路深度融合,提升出行效率。


4.4 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

推动新城公共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智慧化,进一步汇聚高水平、特色化、品牌化的公共服务资源,更好承载新城核心功能,带动创新人才和高端功能加快集聚。

4.4.1 未来数字医院

以建设智慧医疗单元、发展智慧化融合应用为基础,融合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数字孪生医院等多种形态,构建数字医院与现实医院融合的互动体验式医疗新模式,实现多院区一体化运作、垂直化管理、均质化医疗的管理再造。以患者需求为核心,推广拓展“便捷就医少等待”场景。

构建由社区服务站点、基层医疗机构、高等级医疗机构、专业康复医院、疾控中心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各有所长、有机互补的医疗体系,泛化链接家庭病房,依托数字孪生虚拟医院,实现慢病全程、老年康复、健康照护的服务再造。

4.4.2 数字孪生校园

融合相关数据要素,试点构建数字孪生校园,利用学校运行数据,前瞻设计、科学规划、高效配置学校资源,探索采用人工智能、沉浸式交互技术,构建教育数字资源库,打造学校数字基座、学习画像、学科知识图谱,支持虚实协同、远程互动、虚拟操控,仿真高风险、高成本和复杂技能训练场景,以数字化赋能教、学、管、评、研等模式探索,探索建设引领教育发展趋势的“未来学校”。

融合5G构建统一的云网融合应用基础环境。整体性推进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校园网络,探索新型教育终端应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体育教学等教育终端的应用场景,打造新型智慧教与学模式。

引入市区优质教育资源,拓展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丰富教学体验,实现无感化、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评价,形成“标准+个性”特征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推进校企深度融合,鼓励社会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全力打造一批覆盖新城的优质学区集团和特色学校。

4.4.3智慧托养设施

引导和规范发展智慧型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机构、社区等主体实现多元数据汇集、共享与分析,提升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运营水平。大力推进医养结合,依托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扩大优质医疗资源对养老机构住养老年人辐射效应,使老年人慢病、常见病管理和治疗更便捷。全面推进养老机构运用各类智能化技术,如健康数据采集、视频智能分析、看护机器人等,节约托养设施服务人力,有效提高养老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能力。

建设智慧托幼设施,集成幼儿健康监测、轻松课堂、安全接送、健康饮食、实时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等功能,为幼儿提供安全、便捷、温馨、智能的学习环境。

4.4.4 数字体育场馆

围绕群众“体有所健”目标,从解决体育公共服务高频需求入手,加快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布局数字化、服务共享化、政策精准化。针对体育场馆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构筑体育设施新基建,通过5G、物联网、AR/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运动体验,从场馆运营、观众服务、赛事服务三个维度改建及新建体育场馆,打造具有良好的观赛体验、可提供完善的赛事及场馆服务、具备场馆常态智慧运营能力的数字体育场馆。

建设一体化体育场馆运行平台,通过内外部数据共享与信息互通,推动场馆运营体系不断创新,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体育综合体。


4.5 集约高效的智能运营中心

充分利用物联感知与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动数字化公共空间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对公共空间的高效率资源利用和高水平运维能力。

4.5.1 公共空间全时管理

重点加强对街区公园慢行系统、滨水空间廊道、广场设施、公用民防设施等公共活动设施的数字化建设和改造,遵循“规建服”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治理思路,开展生活空间数字化转型。以智慧游憩服务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运营,增强公共服务设施的休憩使用体验。

创新数字化公共空间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新城医疗、教育、养老、文旅、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复用能力,通过服务设施和服务力量的“云化集成”和“数字调度”,拓展新城公共服务半径,提升服务覆盖人群,实现跨区域、高效能的资源利用。

4.5.2能源综合管理支持

构建低碳能源监测体系和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对新城的供水设施、供电设施、燃气设施实施管网状态监测、用能监测,全面应用智慧能源表具,并通过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供电、供热、供冷等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加快构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及碳排放的“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全面推进能源审计、能耗公示、用能定额制度。

4.5.3城市运行综合治理

围绕城市精细治理、智能安防、高效出行、绿色环境、微单元等领域,依托“一网统管”观管防有机统一体系,建立健全以数据为核心、以事件为驱动的新型城市运行综合治理机制。打造全时空智能发现体系,实现神经元设施、智能部件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城市部件数据与功能的共享共用,跨部门联合执法的发现、告警、处置、核验的业务闭环,强化“市民端”哨点作用,为城市治理提供更多“市民侧”数据源。

4.5.4 生态环境实时感知

建立健全“天空陆海”一体化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网络,通过物联网在线感知监测,获取大气、扬尘、噪声、土壤、辐射等环境实时数据,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动态感知与精准把控。加强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推进生态环境、气象、水务等多部门联动,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治理水平。

建设符合本市垃圾分类要求的垃圾站,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垃圾投放开放时间控制、投放者身份识别、违规警示、智能分类、异味监测、满溢监测等应用场景。结合人工智能、GPS定位等措施,实现从分类、收集、运输到处置的智慧化监管,实现对生活垃圾分类质量和分类责任全程追踪溯源。

加强工地扬尘、餐饮油烟、交通噪声等重点环境污染场景的智能感知覆盖,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车辆船舶的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网络建设,落实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全过程的在线监测、监控,助力提升环境精细化治理水平。依托5G、AI等技术,建立固废流转全过程的智能监测体系,消除监管盲区。


第五章

彰显温度的美好数字家园

原则导向:以“数字家园、人人与共”为主旨,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抓手,加快推动社区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新技术赋能社区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创新,共同建设智慧居住空间、便捷都市生活、安全幸福环境,创造惠及每一位市民的“美好数字家园”,更高质量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效能,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

基本目标(各新城):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值

2025年目标值

1

示范性数字家园

预期性

1个

2

智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预期性

≥4个

3

智慧社区文教设施覆盖率

预期性

≥80%

4

新增智能表具占比

预期性

100%

5

智能快件箱/取物柜

预期性

≥1000个

6

为老服务一键通社区覆盖率

预期性

100%


新城

特色场景

嘉定

新城

以“我嘉·邻里中心”为切口,打造“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示范应用。

青浦

新城

打造“幸福云”智慧社区全景应用,因地制宜构建多功能的社区商业综合体。

松江

新城

推进非遗数字化,创新“非遗在社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打响人文松江文化品牌。。

奉贤

新城

打造新城“未来感智慧社区”典范,率先探索构建低碳宜居、全龄友好、温馨安全的生活空间。

南汇

新城

建设“新型智慧社区”,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5.1 全龄友好的居住空间

以住有所居、宜居安居为目标,推动新城居住社区建设和配套管理,推动社区智能化设施升级,以数字技术助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营造全龄友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5.1.1社区生活数字化升级

以智慧小区、智慧物业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小区居民画像建设,提升小区基础设施和房屋安全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多精准化、个性化的社区服务。

加快推动数字家庭升级,拓展智能产品应用,强化社会化服务、政务服务线上供给能力。推进基层服务智能化,建立居民和居委会线上沟通快速通道,开展居务公开、社区公告、自治议事、邻里互动等服务。

5.1.2 数字化的绿色生活

建立市民绿色生活积分体系,培养全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并逐步扩展应用场景。建设社区智慧化垃圾分类、储存、转运系统,实现生活垃圾的高效运输与处理。鼓励建设智能垃圾桶,通过传感器实现垃圾箱满溢监测、清理自动提示。创新低碳、零碳建筑一体化设计建造,引导建设更多具备智能和节能功能的数字化绿色建筑。

5.1.3 智慧居家养老

深化公共事业数据应用,搭建居家养老服务聚合“一平台”、形成资源匹配“一生态”,建设精准预测、精细到位、精致服务的15分钟“养老助老”场景圈。打造智慧长者食堂,提供便捷支付、精准补贴、个性订餐、安全监管等助餐服务。应用智能化技术升级居家养老设施,推广老年人智能手环等智慧穿戴设备应用,实现精准定位、健康监测、一键求助等功能。鼓励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实时检测老年人环境、行动和健康等数据,对老年人家居环境、身体异常等情况进行预警和报警,预防安全事故,便于及时干预救援。

5.1.4数字无障碍

以数字生活全覆盖为导向,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并行,逐步实现区域内各类公共服务的“数字无障碍”供给。深入推进“数字伙伴”计划,积极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一键通应用”体系。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出发设计业务流程,以更简洁的界面、更多样的选择,解决特殊群体数字技术应用障碍,为特殊用户提供服务方案。

5.2 精致便利的都市生活

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打造,面向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需求事项,以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满足市民个性化、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5.2.1 智慧社区商业

积极推广智慧早餐服务,整体布局“新零售+早餐服务”门店,根据实际需求建设网订柜(店)取、智能取餐等项目,助推早餐门店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开展智慧菜场试点,建设一批运营高效、管理智能、交易便捷、体验升级的智慧菜场,系统提升菜市场经营管理水平和保供能力。积极构建智能配送网络,构建覆盖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住宅小区的智能末端配送体系,基本实现智能快件箱社区全覆盖。

5.2.2智慧社区综合活动中心

围绕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建设集智慧康养、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体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活动中心,鼓励多元社会主体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通过线上预约和线下智慧化改造等方式,提高综合活动中心利用效率。依托智能图书馆、共享书屋、智能书架等载体,推进社区自助阅读服务供给。制作“一街一特”文化数字内容,向社区居民提供数字娱乐、数字科普馆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验。建设功能复合型开心学堂,建立知识达人直播授课、知识提炼分享、个性学习计划等机制,发展以兴趣为纽带的网络邻里社交。

5.3 安全幸福的社区环境

以党建为统领,以“两张网”建设为依托,推动街镇平台赋能基层,做实服务延伸功能,促进居村委自治共治、主动服务、减负增效,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5.3.1以党建为统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完善智慧党建应用体系,迭代优化智慧党建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实现党建业务线上线下协同、跨领域融合、全过程跟踪,有效支撑居村换届、基层治理等场景。做好与“社区云”的衔接工作,加强系统融合、数据融通,夯实社区主题数据库,通过数据多元汇聚和跨层级调度,减少基层重复采集。以数字化手段促进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探索推广在线社群、线上议事组织、开放式民调等应用,充分发挥物业、居民、志愿者等社会自治力量,构筑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

5.3.2以“一件事”为目标加强社区治理

扎实推进“五级应用”在社区落地,强化街镇平台在物联感知、数据分析、网格治理上全方位赋能,加快推动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化治理在空间配置精准化、治理主体网络化、居民参与全员化方面的优势,围绕城市生命体征,丰富数据驾驶舱,深化“高效处置一件事”。加快布设市政设施、安防消防、疫情防控等领域社区感知系统设施,打造“感-联-知-用-融”社区大数据供应链,实现社区核心数据资源有机融合、智能终端优化配置,健全智能处置闭环,确保城市应急问题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5.3.3以“家门口”为导向优化政务服务

推广“一网通办”居民区延伸点,设置人工咨询服务点、自助政务服务机,试点人工智能政务客服,优化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扩大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覆盖范围,拓展“零距离服务清单”。鼓励建设居村数字化平台,开发智能化、普惠化的轻应用,统一移动端入口,统一表单填报,精准推送政策,健全“多表合一”的建设、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实时收集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反馈,将政务、党务、商务、法务和个人事务“五务”服务向城市生活末梢延伸,让“小事不出居委”。


第六章

数字驱动的未来产业空间

原则导向: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为手段,建设企业高度聚集、产业协同发展、数据高效流转的核心载体,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辐射长三角区域,逐步实现数据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系统。

基本目标(各新城):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值

2025年目标值

1

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比例

预期性

≥80%

2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营收增长

预期性

>10%

3

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

预期性

≥1家

4

智能工厂

预期性

≥10家

5

建立区域行业数据库

预期性

≥1个

6

推进行业数据融合新应用场景

预期性

≥5个

7

行业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

预期性

≥1个

新城

特色产业集群

嘉定

新城

打响“国际汽车智慧城”品牌,以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为依托,建设“汽车智造领跑+智能传感领航+精准医疗领先”的特色产业体系,打造发展动能强劲的重要增长极。

青浦

新城

打响“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承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国家进口博览会战略,承接虹桥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市西软件信息园创新辐射及产业链延伸,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形成最具活力的数字经济发展带。

松江

新城

打响“G60科创走廊”品牌,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全力打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

奉贤

新城

打响“东方美谷”品牌,建设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检测检验、展示体验、平台交易于一体的美丽健康产业集群,成为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国际企业布局首选地和全球时尚前沿新高地。

南汇

新城

打响“数联智造”品牌,以数字赋能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特色,推进数据便捷联通,聚焦硬核科技产业、高端前沿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打造面向未来的特色产业集群。

注:《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一城一名园”建设内容。

6.1 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园区

在新城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数字园区和智能工厂,增强新城园区的数字化赋能与转型能力,构建匹配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产业空间格局,将新城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示范引领地位的数字产业首选地和集成应用场,数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率先涌流的先锋地。

6.1.1 数字经济特色园区

立足新城产业特色、区位优势、发展规划,以“一城一名园”为载体,构建各具特色、错位竞争、创新要素高浓度集聚的产业体系,率先推动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中小企业数据上云上平台,依托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构建行业数据库和共享数据服务体系,并力争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提升产业融合分析能力,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新城产业能级和招商竞争力,着力将五个新城建设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区。

6.1.2 智能工厂

以智能示范工厂建设为抓手,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新兴技术(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新型传感技术等)应用,基于5G高带宽、低时延的技术优势,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运维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打造人机协同的新型工厂(车间、产线),培育一批数字工业孪生企业,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智能制造核心能力。

加大智慧工厂政策支撑和资金扶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选择新城内具有示范带头效应的特色头部智能制造企业,打造至少10家智能工厂。培育具备行业一流水平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加速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立足新城、服务全国。

6.1.3创意工坊

支持建设数字技术驱动型的创意工坊,打破新城工作和生活的物理边界,打造集办公、研发、活动、展示的复合弹性产业空间。推动数字创意向生产制造、新零售、文化教育、旅游会展等各领域融合渗透,鼓励跨行业跨领域合作。通过构建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平台载体,积极发展数字内容、数字出版、游戏电竞、网络视听、影视动漫、MCN等数字文创产业。

6.1.4智慧楼宇

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智慧楼宇新特征,利用楼宇经济大数据管理手段以及数字孪生技术,通过BIM、CIM模型将楼宇分布、功能定位、经营主体、入驻情况、能耗分析等信息呈现,数据实时更新,动态掌握楼宇发展情况,为发展高档楼宇产业集群提供数据支撑。对接市、区相关管理平台,实时反映楼宇状态数据,推动新城治理智慧化、现代化。

着眼楼宇建筑的低碳节能、高效运营,推进基于大数据、AI的联动场景建设,鼓励建立楼宇统一运营管理平台,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楼宇运营模式。

6.2 数字赋能的服务生态体系

推动传统园区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赋能的服务生态体系,持续提升园区数字化转型的生态支撑力。

6.2.1数字科创服务

建设园区科创在线协同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打通科技型企业全链条服务,实现创新要素资源智能化配置,推进设计、检测、实验、分析、成果转化等研发过程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全链条。积极推动大数据分析、模拟仿真、智能推演、对地观测等技术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应用,创新科学研究范式,鼓励智能交互技术跨界融合创新。

6.2.2产业数据赋能平台

融合多维数据,建设产业地图、产业全景洞察、企业画像、精准招商、产品推介等应用场景,推进全产业链规划布局、科学评估、集聚发展,为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金融、科技、技术、咨询、政策等方面的数字化增值服务。

面向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打造安全可信的园区数据共享平台,以数字链打通科研和产业双向快车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6.2.3数字配套服务

依托内部资源、导入外部资源,面向园区的企业和员工提供各类数字化的公共服务。建设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放相关资源、引入社会力量,为园区工作人员及公众提供无线局域网、智能终端配送、园区接驳车、综合交通信息等公共服务,并推动“一网通办”服务事项向园区下沉,提升园区综合功能和品质。

6.2.4工业互联网

推动建设覆盖新城主要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外网,强化工业互联网与双千兆网络服务供给,突破双千兆网络在工业复杂场景下的能力瓶颈,形成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研发验证测试环境。推动区域内龙头骨干企业应用5G、工业光网、NB-IoT、TSN等新型网络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内网,探索政府和企业共建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大中小、上下游、产供销共建共享生态,汇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数据资源,挖掘数据潜力,赋能跨区域的行业发展。

6.2.5两网贯通

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两网贯通”,加快消费力向生产力的转化,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新技术,实现“研产供销服”产业链的数字化、敏捷化,重新设计端到端业务流程,实现由客户需求直接驱动工厂的C2M商业模式,塑造高效研发、个性生产、供应链敏捷、营销精准、服务体验优质的全链条全环节数字生态。

6.3 面向未来的数字孪生园区

率先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在园区建设与运维中的应用,依托BIM、CIM、物联感知、绿色能源等技术,构建全面感知、实时反馈、便捷高效、绿色低碳的园区运营管理体系,探索将虚拟园区作为园区展示、数字产品和服务交易、数字体验的平台。

6.3.1园区数字孪生平台

基于业务需求驱使,从园区管理需求出发,将地块、产业、人才、资金、物流等要素进行深度叠加和挖掘,建设“数字孪生园区”创新试验区,实现园区规划可观可控,工程建设、管理及运维与数字孪生同步推进。选取新城重点核心园区,建设数字孪生园区底座,基于园区智能制造、智慧楼宇、智慧能源等相关应用,打造具有开放架构的数字孪生平台,模拟园区运行状态,提升运营水平,构建数字孪生园区服务体系,探索园区治理、服务、生活领域创新应用。

6.3.2园区智慧规划

基于数字孪生、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新技术,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规划系统。在数字产业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数字基础设施布局,与土建、机电、装饰、幕墙、结构等多方协同合作,实现从规划设计到模拟优化协调全过程可视化,在BIM、CIM基础上,进行各系统多源数据汇聚,实现应用场景联合规划、管理决策智能预判、服务调度高效实施,推动行业数据融合新应用场景规划,达成绿色、安全、高效的规划设计。

6.3.3园区智慧工地

面向数字产业空间建设实践,在BIM、CIM、GIS等技术应用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应用。在数字产业空间建设过程中,实现全项目、全业务、全过程的智慧化、可视化监管,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环境监管、质量保障、进度监控提供支撑,为建筑的运维交付奠定坚实基础。探索推动人工智能、BIM、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无人化施工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引领建筑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6.3.4园区体征监测体系

建立数字园区体征综合监测体系,实现精细精准的园区管理。依托园区数字底座汇聚各类运行数据,提升园区通信、安全、能耗、设施等多维数据分析能力,加大各类数据指标关联分析模型研究,建立“双碳”能耗监测体系,及时全面掌握园区整体运行态势,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督“五位一体”,并与“一网统管”无缝对接,综合协调和调度各类运行保障力量,大力提升园区综合管理能力,引导园区产业健康发展。


第七章

数字化转型实施保障


强化新城数字化转型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和实施推进力度,建立健全相关领域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广泛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广泛汇聚市民智慧和力量,让企业、市民成为新城数字化转型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价者。

7.1 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机制

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在全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充分发挥各区数字化办的统筹协调职能,强化新城所在区和管委会的主体责任,加强市级部门指导协同,面向新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问题、重点场景、重大项目组建实体化工作专班,以数字化转型思维落实相关工作。

健全组织推进机制。加强对各新城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跟踪督促,及时推动优化调整相关政策和工作资源,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全面形成揭榜挂帅、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协调制定跨区域、跨系统、跨行业、跨层级、跨业务的行动方案。各新城应结合示范样板区选择数字化转型重点地区,加快形成引领示范。

加强规划统筹管理。推动与新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网络、平台、数据、场景等整体设计、一体考虑,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与新城规划体系的有机衔接,将相关基础设施布局纳入对应层级的建设规划,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维,实现规模对接、位置对应。

支持设施开放共享。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综合管廊、智慧合杆、数据中心、算力平台、智能终端等建设中,预留接口、开放通道、共享资源,探索市场化投资运营机制,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银行邮局网点、社区活动中心、商超便利店等公共空间,通过设置多功能一体化自助终端,叠加政府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项目,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家门口服务站。

支持资源复合利用。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学校文体场馆、公共停车场等进一步向社会开放,通过错峰预约、分时利用,实现社会服务领域优质资源的共享复用。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新城与所在区以及长三角周边城市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的统筹布局,鼓励利用现有设施和闲置资源提升完善相关功能,通过平台化管理和数字化经营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公共资源浪费。

7.2 优化鼓励政策精准支持

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强化各级财政资金对数字化转型的保障,统筹利用好各级各类财政专项,加大对新城重点转型任务的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预算管理机制和建设模式,强化社会资本共建共营。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导金融资本有效支撑新城数字化转型,推进设立数字化转型相关基金,推动重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对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经市政府认定的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用地指标、能耗指标和环境容量由市统筹安排。支持对新城数字化重点项目实行混合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等政策,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符合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深化数字化领域“放管服”改革,拓展面向企业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支持各领域改革举措在新城先行先试,围绕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优化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形成包容审慎、支持创新的监管体系。建立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强项目全周期服务。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开放的数字化转型人才政策,在新城率先推广首席信息官、首席网络安全官制度,试点推行“首席数字官”制度,试点设置数字化转型特设岗位,加大新城对数字化领军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为新城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7.3 推动多元主体共建共享

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新城与各级国有企业,以及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把数字化转型的新理念、新模式融入到新城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形成统筹协调有效、支撑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发挥国有企业数字新基建主力军优势,积极参与新城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

激发各类企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企业培育长效机制,将新城应用场景和数据开放作为育商招商的重要力量,不断培育壮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开展数字化创新集成应用示范,调动市场主体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吸引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集成商共建共营、快速发展,建设数字化特色场景链。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整合行业资源,搭建专业性发展平台,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引领和带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鼓励社会机构广泛参与。建立新城数字化转型专家咨询机制,支持设立社会化专业研究机构和应用促进中心,为新城数字化转型有关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支撑。鼓励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开展产研对接、创新赛事、实训营等活动,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组建新型数字化生态联盟。

提升社会公众数字素养。强化全民“数字素养”教育,鼓励高校、社会机构等面向各类群体建立数字化技术终身学习平台和培训体系。拓展市民参与新城数字化转型的通道和机制,更多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需求为导向推动新城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持续进化。

7.4 建立数字信任规则体系

构建新型数字信任体系。鼓励新城率先探索运用数字身份、数字认证、隐私计算、联邦学习、新型密码技术等前沿科技,建设更具韧性的城市安全底座,聚焦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打造更具韧性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应用体系,提升新城数据流通的安全性。

维护良好网络安全环境。在市、区行业监管部门指导下,加强数据资源全流程安全监测,规范生物特征、用户习惯等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支持南汇新城试点推进数据跨境流通安全评估,分类分级保障数据安全。持续开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健全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和发现机制,加大网络不良信息治理力度,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增强市民网络安全意识。


附件1

新城数字化转型设施规划建设指南表

注:● 必选项;○ 可选项。

名称

规划建设要求

类别

文本页码

1.5G+双千兆

全面覆盖,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5G网络覆盖率超过95%。

P10

2.5G行业专网

特定区域内配备。

P18

3.5G毫米波组网试点

探索开展试点。

P19

4.SA独立组网

新城全覆盖。

P18

5.光纤宽带网络

覆盖新城全域。

P18

6.城域网络

以云网融合方式部署。

P18

7.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

重点区域建设。

P20

8.卫星互联网

鼓励新城部署地面段设施,进一步丰富新城互联网接入手段。

P10

9.IPv6

新城的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新城IPv6活跃用户占比超过85%。

P10

10.物联感知网络

充分利用现有各类通信网络站址资源,不断完善梯次化物联网络承载体系,满足新城全域感知的发展需求。

P17

11.Li-Fi

支持开展试点,探索利用可见光传输宽带数据,并开展相应试点应用。

P20

12.量子保密通信

基于重要基础设施开展量子保密通信应用试点示范。

P20

13.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建立基于各种传感器和物联网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管线(含综合管廊)三维数据库及平台,并运用新技术对新城的城市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P20

14.环境监测

对新城范围内的多级、多种类环境要素质量进行自动连续在线的实时监测与监控,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开发与利用。

P21

15.智慧化综合管廊

对新城综合管廊内管线、环境、设备及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运营管理和安全预警。

P21

16.车路协同基础设施

支持有条件的区域规模化建设。

P21

17.智慧物流配送设施

鼓励改造和升级物流设施,建设智慧物流体系。

P22

18.智能配送网络

支持运用数字技术提供智慧化、无接触的配送服务。

P45

19.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

公共服务区域全覆盖建设。

P22

20.北斗导航定位

新城全覆盖。

P12

21.新型数据中心

支持相应区域落实国家要求加快建设。

P23

22.边缘数据中心

根据新城实际规划建设,将部分关键业务应用下沉到接入网络边缘。

P23

23.云端算力中心

各新城按需建设。

P23

24.算力调度平台

各新城按需建设。

P17

25.应急终端系统

在新城全域布设。

P27

26.新城安全韧性

各新城实现功能落地。

P27

27.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感知

重点区域(场所)实现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感知。

P26

28.随申码

率先在新城推广各类基于随申码的应用。

P10

29.电子证照

率先在新城推广各类基于电子证照的应用。

P10

30.电子档案

率先在新城推广各类基于电子档案的应用。

P10

31.数字孪生平台

基于时空智能,实现新城真实世界数据和运行规则在虚拟空间中的映射,并向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主体开展可信应用、支撑数字城市建设。

P17


附件2

新城数字化转型场景规划建设指南表

注:● 必选项;○ 可选项。

名称

类别

文本页码

名称

类别

文本页码

名称

类别

文本页码

一、公共活动场景

1.智慧零售

P31

13.“随申码·文旅”公共服务平台

P32

25.公共活动设施的数字化建设和改造

P39

2.虚拟导购

P31

14.数字景区

(至少2个)

P33

26.生态环境实时感知

P40

3.智能购物

P31

15.数字文化场馆

(至少1个)

P32

27.公共空间全时管理

P39

4.AR/VR互动

P31

16.数字体育场馆

(至少1个)

P38

28.灾害综合监测预警

P26

5.数字人民币

P31

17.智慧医疗单元

P36

29.城市安全发展

P27

6.智能售货机

P31

18.智慧托养设施

P37

30.智慧交通综合管理

P34

7.智能饮料机

P31

19.数字孪生校园

(至少2个)

P36

31.路网协同建设

P35

8.智能回收站

P31

20.数字酒店

(至少50家)

P33

32.交通控制网

P35

9.分布式智能取餐柜

P32

21.智慧客流引导系统

P34

33.智慧公路

P35

10.早餐自助柜

P32

22.智能公交站

(全覆盖)

P35

34.低碳能源监测体系

P39

11.移动早餐车

P32

23.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P39




12.“文旅通”智能中枢

P32

24.城市运行数字体征

P16




二、数字家园场景

1.15分钟社区生活圈

P43

5.智慧穿戴设备

P44

9.低碳、零碳建筑一体化设计建造

P43

2. 15分钟“养老助老”场景圈

P44

6.智能快件箱/取物柜

(至少1000个)

P45

10.市民绿色生活积分体系

P43

3.智慧物业

P43

7.智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至少4个)

P42

11.社会治理共同体

P46

4.智慧居家养老

P44

8.零距离服务清单

P47




三、未来产业场景

1.中小企业数据上云上平台

(超过80%比例)

P51

7.数字化增值服务

P54

13.园区数字底座

P57

2.区域行业数据库(至少1个)

P50

8.产业技术基础数据库

P13

14.两网贯通

P55

3.行业数据综合运营中心

P11

9.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P54

15.数字孪生园区

P55

4.智能工厂

(至少10家)

P52

10.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至少1家)

P50

16.智慧规划

P56

5.智慧楼宇

P53

11.智慧工地

P56




6.园区科创在线协同

P53

12.园区体征监测体系

P57




政策来源:上海经信委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